1.病因
引起腕管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包在腕管内的那根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正中神经是一条混合神经,也就是说该神经既有感觉功能,同时也能传导大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来支配肌肉的运动。正中神经负责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环指的感觉和动作。
任何使得腕管内空间缩小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这些因素或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少见的病因如骨刺,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腕管内韧带以及韧带润滑层 (滑膜) 的肿胀与增厚。
· 腕管内压力增大
· 腕管容积减小
· 腕管内容物增多
2.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拇指、食指、中指等桡侧的三个手指有蚁行感、麻木、肿胀痛,夜间或清晨明显;还常有难以形容的烧灼痛,并有肿胀与紧张感。
手指麻木:桡侧三个半指异样感及麻木感,有时累及五指,开始为间歇性;患手活动不灵,执行精细动作时手感笨拙,甚至严重功能障碍。
肌肉软弱:约44%患者有轻度拇短展肌的软弱,约21%有严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消瘦。
营养改变:拇指和食指严重发绀,指尖出现营养性溃疡,严重者坏死,间隙性发白和发绀。
二、腕部尺管综合征
1.病因
腕部的尺神经卡压通常由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如脂肪瘤、囊肿、尺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肌肉异常及腕骨骨折;反复的创伤如操作气锤或使用手操作鼠标的活动也可以在手腕部引起尺神经病变。
2.诊断
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对尺神经分布区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检查可早期发现该疾病,辅以影像、超声及肌电图等辅助检查可基本确诊该疾病。
三、旋前圆肌综合征
本病又称Kiloh-Nevin综合征,是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支被指浅屈肌上缘的腱弓或纤维带卡压所致。 多为间接因素造成,如旋前圆肌纤维带形成压迫、指浅屈肌腱弓的增厚及压迫、尺桡骨骨折后的移位、血肿及骨痂压迫等。
表现为肘前疼痛,拇示二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力减弱,如拇长屈肌完全瘫痪可表现为“捻”征,屈肘时可发现旋前方肌力弱。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并不少见,往往因对其认识不足,常被误诊。
桡管综合征以优势手常见,主要表现只有疼痛,与骨间后神经受压有关,也被称为骨间后神经疼痛综合征。疼痛部位在肱骨外上髁以远5cm,在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的前方。起病缓慢,可逐渐发生伸掌指关节,伸拇,外展拇指无力,伸腕偏向桡侧,原因是尺侧伸腕肌受累,桡侧腕伸肌完整。
本病中指试验阳性,检查时令肘、腕、指间关节伸直,抗阻力伸直掌指关节诱发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内侧缘疼痛为阳性。网球肘疼痛出现于内上髁上下。
桡管综合征引起骨间后神经卡压的解剖结构有5个(其中在桡管内有4个卡压点):
1、位于桡骨小头水平,为肱肌和肱桡肌之间的筋膜束带或两肌之间的组织粘连引起。由于该束带变异较多,因此在此部的压迫较少见。
2、位于桡骨颈水平,由Henry血管条带:桡侧返动脉,卡压神经所致。
3、桡侧腕短伸肌近端内侧引起的功能性伸肌卡压。
4、Frohse腱弓(旋后肌近侧部),是桡管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
5、旋后肌(远侧缘)
以下四种情况会出现疼痛:
1.屈肘位抗阻力旋后
2.抗阻力旋后伸腕
3.抗阻力旋前屈腕
4.抗阻力伸直中指
相关链接
手足外科简介
陈强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安徽省整形外科常委,安徽省骨科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安徽省运动医学学会委员,安徽省修复与重建学会委员,安徽省显微外科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从事手、足与显微外科三十余年,在安庆地区首创手足创伤疾病的专业化治疗,着力于手足部急诊创伤的一期修复及创伤后期的功能重建、先天性畸形的功能矫治。主要诊治病种为:手足部骨折、神经、血管、肌腱等损伤;断指、断掌、断肢再植,手足部先天性畸形,神经损伤的功能重建,神经卡压征的手术松解,手足部创面的各类皮瓣修复,手足部肿瘤的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