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健康宣教 >

【博爱 健康】春季高发心脑血管疾病,内科医生

文章来源:安庆博爱医院

发表时间:2025-02-19 15:29

浏览次数:

春季高发心脑血管疾病,内科医生来支招


图片
 

      春天,万物复苏,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每到春季,倒春寒的天气却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挑战。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杀手”,在春季更需引起高度警惕。今天从医学的角度,带您了解如何在春季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图片

 

 

 

      春季为何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一年四季中,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的季节,由于季节转换气温变化大,加上“倒春寒”的频频来袭,一些老年人或者曾经患过中风、心梗的患者,容易因气温变化而新发心脑血管疾病或旧病复发。

 

图片
 

      哪些人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经常熬夜的人群

      经常熬夜的人群,由于休息不好,导致心脏负荷比较大,血管负担过重,从而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经常抽烟喝酒的人群

      经常抽烟的人群会影响呼吸系统和大脑,经常喝酒会引发脑部异常和血管的病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图片

 
 
      @过度肥胖 

      过度肥胖的人群容易引起血液的粘稠,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由于年龄逐渐增大,身体抵抗力不如从前或者存在其他的基础疾病,导致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会比较高。

     @患有“三高的人群”
      “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不仅会损失眼睛、肾脏,也会引发血液粘稠,血液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堵塞、血流终端等症状,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形成。

 

图片
 

 

      春季心血管疾病的征兆有哪些

      春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征兆包括:胸部不适或疼痛;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无法平躺;胸闷偶有刺痛感;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感;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快时,胸闷、气喘、心跳加快;上半身其他部位不适,包括左肩、左臂内侧,或至颈部、咽部、下颌、上腹部、背部上方等疼痛或不适;烦躁不安、冒冷汗、恶心呕吐、恐惧、甚至眼前发黑、晕厥等。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保持平和心态。春季易上火,患者负面情绪波动过大,不仅会影响血脂正常代谢,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尽量保持愉悦的情绪,但是避免过度长期处于抑郁或兴奋状态。
 
      补充足够水分。春季风大,气温逐渐升高,身体中水分流失速度快,若未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升高血液黏稠度,引起心脑血管意外。每天需保证有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尤其是建议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喝杯水。另外,半夜醒来后喝杯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生成。
 
      调整好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若吃得太咸或太油腻的话会突然升高血压和血脂,影响血管健康。应多吃绿叶蔬菜及粗粮,在血糖及尿酸稳定的情况下,水果和豆类以及豆制品也可多食用。同时为补充足够优质蛋白质,可以适量从瘦肉鱼类蛋类或奶类中获取。

      锻炼时间不能太早。夜间10:00至次日凌晨5:00是心脑血管病猝死的高危时间段,患者晨练时间不可太早,等太阳出来之后再锻炼。特别是不能去温度高且湿度大和人口稠密的环境。
 
      健康管理。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根据血压数值,及时请教内科医生做调整。此外,不要熬夜,做到规律作息,禁烟限酒。
 
      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如果有胸闷心慌气短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规律服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治疗。

 

专家推荐

汪四虎    主任医师

     原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安徽省代谢内分泌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内分泌学分会常委,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代谢内分泌协会副理事长,安庆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擅长:从医三十八年,著名内分泌科专家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治,甲状腺素等腺体病及痛风、肥胖脂肪肝、骨质疏松症和高血压等常见内科疾病诊治。